夏日炎炎,游泳成为许多人消暑健身的首选。然而,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下水游泳。在享受清凉之前,以下五类人群需要特别谨慎,务必三思而后行:
1. 心血管疾病患者
患有高血压、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,游泳时水温刺激可能导致血管突然收缩,增加心脏负担,容易诱发心绞痛、心肌梗死等意外。建议此类人群在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下水,并避免长时间游泳。
2. 癫痫病患者
游泳时若癫痫发作,患者会失去意识,极易发生溺水事故。即使病情控制良好,水下环境也可能成为诱发因素。癫痫患者如需游泳,必须有专人陪同,并选择浅水区活动。
3. 酒后人士
酒精会使人的判断力下降、反应迟钝,同时影响身体协调能力。酒后游泳容易发生抽筋、呛水等意外,据统计,溺水事故中约30%与饮酒有关。切记"喝酒不下水"的原则。
4. 呼吸道疾病患者
患有哮喘、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人,游泳时冷空气刺激可能诱发疾病发作。游泳池中的氯气也可能刺激呼吸道,导致病情加重。
5. 皮肤病患者
患有传染性皮肤病(如癣类、疥疮等)者不应进入公共泳池,以免传染他人。同时,游泳池中的消毒剂可能刺激皮肤,使原有皮肤病恶化。
游泳虽好,安全第一。建议上述人群在选择游泳前咨询专业医生,并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。同时,无论是否属于高危人群,下水前都应做好热身运动,选择正规游泳场所,确保自身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