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,李娜站在羽毛球赛场上,手握球拍,眼神坚定。那时的她,是省队最有潜力的年轻选手,每天训练八小时,梦想着有朝一日能站上奥运领奖台。谁也没有想到,一年后,她将面对人生中最艰难的一场“比赛”——与癌症的抗争。
那年夏天,李娜开始感到异常疲惫。起初她以为是训练强度过大,但随后出现的持续低烧和体重骤降让她不得不去医院检查。诊断结果犹如晴天霹雳:霍奇金淋巴瘤,二期。
“当医生说出‘癌症’两个字时,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。”李娜回忆道,“但我很快意识到,这和打比赛一样,要么认输,要么战斗到底。”
治疗过程比想象中更加艰难。化疗带来的副作用让她呕吐、脱发,曾经健硕的身体变得虚弱。最痛苦的是,她不得不暂时告别心爱的羽毛球场地,从运动员变成了病人。
然而,运动员的坚韧品质在这时发挥了作用。李娜将治疗过程视为一场特殊的比赛:每次化疗是一个回合,血常规检查是比分牌,医生的评估是教练的指导。她甚至在病房里坚持做适度的体能训练,保持肌肉活性。
“羽毛球教会我永不放弃,即使比分落后也要拼到最后一分。”李娜说,“这种精神在抗癌过程中给了我巨大力量。”
她的故事逐渐传开,许多病友被她积极的态度感染。李娜在治疗间隙创建了“羽你同行”抗癌社群,组织病友们进行适当的运动,分享抗癌经验。她用自身经历证明,运动精神和抗癌勇气本质上是相通的——都是对生命的敬畏与不屈服。
经过一年半的治疗,李娜的病情逐渐好转。2021年春天,医生宣布她临床痊愈。出院后,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羽毛球馆。虽然体力大不如前,但她重新握起球拍的那一刻,热泪盈眶。
如今,李娜已成为一名抗癌宣传大使,经常到各大医院分享自己的故事。她还在业余时间担任青少年羽毛球教练,将运动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传递给下一代。
“癌症夺走了我的一些东西,但给了我更多。”李娜微笑着说,“它让我明白,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。现在,我不仅为奖牌而战,更为每一个需要希望的灵魂而战。”
从球场到病房,再回到球场,李娜用她的经历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冠军——不是从未跌倒的人,而是每次跌倒后都能重新站起来的人。